【我在延安学党史】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发表时间:2021-05-07 17:46作者:李鸿宇:审核:王丽婷 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拥有特殊地位,中国人民对它有特殊感情的一座城市。中国的的城市那么多,为什么唯独延安成为了革命的中心,让人们赋予了这座城市那么多的感情色彩,带着这样的疑问,沿着革命先烈的脚步,我来到了延安。 2021年4月24日,在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由公司团委组织共青团员和青年职工到延安进行红色主题教育研学活动,我有幸成为了研学团队中的一员,来到延安学习。三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我们先后前往杨家岭革命遗址,枣园革命遗址,延安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观赏了中国首部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 来到延安的第一天细雨蒙蒙,一路上不断出现的革命遗址导向牌仿佛在无声的告诉我们这里同中国革命的深厚联系。 第一天参观的是杨家岭革命遗址和枣园革命遗址,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是中共七大的召开地,在这次会议上121万党员的中共一越成为当时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政党,这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的会议。当时还处于战争时期,难以想象来自于各个战场上的党代表们是如何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不远千里,风尘仆仆的来到这里,在这样简单的礼堂内,讨论未来的革命形势,讨论如何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党的领袖是如何在枣园的窑洞中点着煤油灯预判革命的未来,作出了抗战必胜的论断,写下了《论持久战》这样给予全国人民抗战信心,如迷雾中的灯塔般的著作。 第二天,我们登上了延安的象征—宝塔山,观赏了红色舞台剧《延安 延安》,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再现了当年延安军民一家亲,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感人情景。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长征精神展中,长征战士翻雪山,过草地的故事感人至深;王家坪革命旧址中,毛主席故居中简朴的陈设和床头柜上摆满了的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生动的告诉我们精神上的富足足以超越物质。 第三天,我们前往延川的梁家河红色教育基地,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这里的人民创造了当时超越时代的物质条件,所展示出的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的优良品格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告诉我们如何灵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创造条件,改造世界。 三天的行程,我们银宏青年来到了延安,学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珍贵党史;领悟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培育出的延安精神。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立足岗位、实事求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供了指引。三天的红色教育结束了,但未来在岗位上学习成长、建功立业的日子还跟长。我将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工作顺利时不头脑发热,遇到困难时不灰心丧气,取得成就时不为其所累,脚踏实地做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
|